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文化 >>院庆专题

医院概况

院庆专题

【建院50周年系列座谈会】薪火相传,初心共奋进

发布时间:2023-03-29
字号:

微信图片_20230329164413.jpg

  为传承垂医精神,庆祝建院50周年,3月24日,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召开建院50周年老中青职工座谈会。此次座谈会邀请了在重症医学科工作过的老主任、医生、老护士长,他们是:张宝恩(第一任专职主任)、薛松维(第二任专职主任)、曹永革(三线医生)、刘金霞(医生)、刘惠玲(第一任护士长)、王彦(护士长)、陈健(护士长)。重症医学科主任彭振丽,护士长张海霞,医生王燕新等在职职工代表也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微信图片_20230329164415.jpg

  首先,彭振丽介绍了重症医学科目前的情况。科室目前床位共计18张,其中负压病房2间,单间病房11间,建筑面积1274.45平方米,工作区采用十万级洁净空调系统进行通风消毒。配有重症医学信息管理系统、视频探视系统。重症医学专业要求的专科设备均配备齐全,比如ECMO、床旁血滤机、彩色超声、支气管镜等。现有医生10名,护士32名,并有特聘专家席修明教授每周莅临指导。可独立开展ECMO、血液净化、气管镜检查、经皮气管切开、床旁超声评估、深静脉穿刺置管等重症医学科要求的所有技术。近几年开展了呼吸功能锻炼、肢体功能锻炼等危重患者康复锻炼技术,关注危重患者早期康复。工作之余,工作人员还会定时举办各种突发状况应急演练、业务学习、陪训等。

微信图片_20230329164417.jpg

  参加座谈会的前辈们都是重症医学科一路走来的缔造者、见证者,重症医学科从建科之初一路走来,学科建设和科室设备设施都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与会老前辈们感慨万千。张宝恩表示,重症医学科最初建立的时候,和心内科心外科在一起,医疗技术从单一逐步丰富,各类抢救设备从无到有,一切都从一点一滴做起,科室医护主动向专家求教,多年来填补了医院多项技术空白,让人欣慰。刘惠玲表示,重症医学科建立之初,医护团队在硬件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依旧成功抢救了许多危重患者,曾得到患者家属和三甲医院专家的肯定,这是重症医学科不怕困难,医心为民的真实写照。陈健感慨道,在重症医学科工作了17年,当了10年的护士长,重症医学科从最基础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从一开始以收治心脏疾病患者为主,发展到现在的综合重症医学科,病种全面,技术全面,技术能力一直是走在垂杨柳医院前沿的。薛松维表示,现在的重症医学科已经今非昔比,技术已经非常全面了,收治病种也十分齐全。重症医学科的发展可以说是医院发展的缩影,希望大家把高精尖的技术都应用起来,不断发展新技术,不断进取,使医院成为北京市东南部最好的医院。王彦表示,一定要多鼓励、肯定、赞美年轻医生和护士,提高大家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在平凡的工作中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并放大他们的闪光点,要努力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每一位在重症医学科工作的人,都是自豪的,这一段经历会让人受益终生。另外要做好学科建设,现在设备和条件都成熟了,无论医生还是护士,都要去突破、去发展,要重视学科建设,争取在学科建设上取得更多成绩。曹永革表示,学科发展不仅要关注科研成果、临床基本工作,更要做好临床基本功的训练,年轻医护可以多参加一些技能比赛,夯实临床各项基本功,通过基本功大赛展示和提高自己的实力和能力。刘金霞表示,从咱们这里出去后,感觉咱们医生的责任心、技术能力等等方面,并不比三甲医院的医生差,我们医院也是很优秀的医院,要多多发扬自己的技术特色,突出自己的技术特色,从某些优势技术出发,做出自己的品牌。

  彭振丽最后总结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今天的成绩来自于前辈们的汗水和付出。大家却说:我们是栽树者,你们也是栽树者,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栽树者。从小树到大树,越来茁壮成长。

  薪火相传,初心共奋进,医院的明天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