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

科研教学

教育培训

【垂医学术】急诊医学科主任顾伟研究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在《Journal of Inflammation Research》发表

发布时间:2024-10-25
字号:

  近日,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顾伟研究团队在著名SCI期刊《Journal of Inflammation Research》(ISSN: 1178-7031,中科院2区,影响因子4.3)发表题为“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luble Interleukin-17 Receptor Levels and CD3-Positive T Cells and Lymphocytes in Patients with Sepsis and Their Predictive Clinical Significance”的研究结果。(2024;17:7543–7550)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李桂仙(河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为第一作者,顾伟(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导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受首都临床特色诊疗技术及转化应用项目(Z100007422129)和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2023)资助。

  本研究主要探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7受体(sIL-7R)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研究结果显示:sIL-7R与CD3+、LYM存在明显相关性,可协助评估患者的免疫功能。sIL-7R联合SOFA评分可作为预测脓毒症转归的有效指标。

  脓毒症是急诊常见的严重疾病,可引起宿主多器官功能障碍而威胁生命。近年的研究发现免疫功能在脓毒症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免疫抑制是脓毒症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与内源性抗炎介质失控性释放相关。脓毒症发生后,细胞因子参与促炎反应,激活靶细胞产生炎症介质,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有研究表明,脓毒症后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可促使淋巴细胞凋亡。尤其在重症感染阶段,淋巴细胞免疫反应低下,细胞数量减少,严重者可导致免疫麻痹。

  越来越多研究证实免疫相关因子可以辅助脓毒症免疫功能的评估。IL-7R是一种免疫调节因子,基因位于染色体5p13,可分为两型,其生物学功能各有不同,一种是膜结合型白细胞介素-7受体(mIL-7R),表达于免疫细胞,传导IL-7信号;另一种为可溶性白细胞介素-7受体(sIL-7R),在血清中易于检测,由纤维母细胞分泌,维持免疫系统稳定。临床和动物研究证实IL-7或IL-7R缺失会导致 T 细胞发育和功能的障碍。顾伟主任团队前期的研究证实,脓毒症患者sIL-7R可辅助脓毒症诊断,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sIL-7R联合其他生物标志物和重症评分评估脓毒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及预后的临床价值。

  该研究发现入院第5天脓毒症患者两组间(生存组和死亡组)sIL-7R水平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CD3+、APACHEII、SOFA两组间比较,第一天和第五天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评分越高,CD3+越低,患者死亡率越高。

2.png

  随脓毒症发病时间的延长,生存组sIL-7R水平第5天较第1天存在下降趋势;而死亡组sIL-7R水平第5天较第1天下降趋势明显。

3.png

  利用Spearman分析法发现,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sIL-7R与CD3+、LYM均存在明显相关性,第1天R值分别为0.47、0.48,呈现负相关。脓毒症第5天sIL-7R、LYM、CD3水平均出现明显下降,R值分别为0.44、0.42,呈正相关性。

4.png

  该研究结果初步证实sIL-7R作为脓毒症领域新的生物标志物,测量简单易行,可辅助评估脓毒症发病后机体的免疫状态,联合SOFA评分可有效的预测高死亡风险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