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文化 >>院庆专题

医院概况

院庆专题

【院庆50周年系列征文】李建新:我与儿科共成长

发布时间:2023-09-23
字号:

  我是1986年9月7日加入垂杨柳医院儿科,当时儿科30张病床,在原老楼4层,是大玻璃病房,一眼望去各病室情况一览无余,护士站墙上挂了先进科室的奖状,但儿科门诊却因为患者常年较多而显得拥挤。儿科年门诊量大,医护人员们坚持24小时开诊,随时为患儿服务。那时儿科由特别敬业、管理极严的葛明霁主任和朱春荣护士长管理。1994年葛主任退休,胡宗显继任儿科主任。期间曾有黄丽华、刘惠玲、宋军担任护士长。


640.jpg

▲老照片:葛明霁主任在工作中

  医院儿科经常处于患儿多、家长多、人员饱和的状态,儿科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大,需要付出更多耐心对待患儿和家属。病患人多时,大家经常吃不上饭,喝不上水,加班加点成为常态。但是几代垂儿人始终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努力拼搏,造就了一个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集体。医护综合素质普遍较高,有良好的业务提高氛围,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医疗技术精湛,对患者充满爱心和耐心,无论是在儿科发展的高峰期还是低谷时期,大家都能同心同德,对工作认真负责,克服一切困难,面对有些患者家属的不理解,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救患者于危难之中,圆满完成各项医疗、教学任务。几十年来有许多可歌可泣令人感动的事情,儿科团结协作的团队理念及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使的在儿科工作过的每一个人无不受到感染与熏陶,许多相继走上不同岗位的老同志把在儿科形成的优良传统带到新的岗位,也都成为骨干或各级领导(戴苏娜、张殿香、赵海燕、司爱华、郑玉华、朱桂芝、崔丽霞、高丹丹等)在新的岗位做出更大的贡献!大家都为曾在儿科工作过而感到自豪,儿科也成为医院的先进科室。随着大环境的改变,1996年儿科病房暂时关闭,坚守在儿科的同仁(付丽、岑东霞、李育红、于学军等),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仍然坚持不懈,全心全意为患儿服务。我在儿科这个大环境里得到了锻炼,从一个住院医师成长为主任医师,始终不忘初心,努力做一个好医生。我是1998年接胡主任继任儿科主任,董淑琴是护士长。

640-(1).jpg

▲老照片:1987年李建新儿科病房值班

  当时的院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支持重新开启儿科病房。2001年10月8日,关闭五年的儿科病房重新开启,开设新生儿病房6张床,为儿科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时儿科病房有医生5人,新毕业的学生于海梅和王晓晖(任一线)、于学军(同时兼二线),三线就是我。不久钟晓刚毕业也加入一线,她们三个刚毕业不久的医生及新组成的护土队伍非常敬业,干劲冲天,以院为家,积极收治病人,二线随叫随到,我也是经常半夜被叫到医院抢救病人。同时担负产科新生儿查房,主导参与危重新生儿抢救,解除产科的后顾之忧,曾成功抢救28周出生1000克早产儿及各种危重症数例。当时护士队伍由垂杨柳医院卫校最后一批毕业的六个优秀学生组成:王旭、周祟文、方坤、崔立蕊、吴君、孟繁羽。护士长是赵秀金。赵莉、刘耀惠等同志也陆续加入儿科,逐渐成长为中坚力量。儿科第一年收治病人数、床位使用率、周转率等各项指标都名列前茅,得到了医院的表彰。在医院经济条件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也给病房配置有新生儿辅射抢救暖台、早产儿保暖箱、持续正压呼吸器(简易呼吸机)、微量泵、容量泵、多功能监护仪、血气分析仪、黄疸监测仪、新生测听仪、心电图机、除颤仪等仪器。使儿科抢救治疗新生儿与儿童医院新生儿NICU接轨。

  坚守儿科的老医生:崔丽霞、刘晓燕、付丽、岑东霞;护士长:董淑琴,护士黎燕铭、李建华、郭海梅等同志除坚持门急诊工作外,出谋划策,积极开展新项目,新业务,儿科出现勃勃生机,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服务,得到患者的赞誉与认可。

640-(2).jpg

▲老照片:儿科医护团队战胜SARS归来合影

  2008年为防止交叉感染,病房搬至原理疗科二层,增加了感染隔离病房一间,床位增加到8张,徐艳红担任护士长。2013年王旭任护士长,病房解决了产科高危新生儿急救及门急诊小婴儿重症抢救的需求。并且于1998年开设了哮喘门诊,过敏原检测,高危儿生长发育指导,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听力测定,婴儿42天门诊,健康咨询等新项目,就诊人数逐年增多,在北京市及东南周边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

640-(3).jpg

▲老照片:李建新在新建儿科病房查房

  儿科集体荣获双井地区文明服务单位及朝阳区三八红旗集体称号。我本人获北京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双井地区人民满意公仆称号。儿科医护在北京市及医院各级活动中获得多项奖项。我从一个住院医成长为主任医师,担任儿科主任17年(退休后任8年),直到2014年底把儿科这付重担交给了儿科博士高捷,高主任不负众望,开拓业务,带领儿科全体继续奋斗拼搏。近几年,随着新院建成,儿科的就诊环境、硬件设备也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善,儿科也同医院各临床学科一道,齐头并进,奋发向上,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目前我仍然利用周未出知名专家门诊,方便患儿周未就诊,为患儿排忧解难。

  我热爱垂杨柳医院,热爱我们的儿科,感谢医院各级领导及所有在儿科工作过的同仁的关爱与支持,我愿意为儿科事业奋斗终身!在院庆五十周年之际:祝愿我们垂杨柳医院再创辉煌,祝愿我们儿科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