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新闻

医院概况

医院新闻

“党群团三人组”的冬奥保障之路

来源:某医疗防疫组 发布时间:2021-11-26
字号:

  在业内,人们都知道“垂医人”所指的是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医务人员,本文讲述的共产党员梁志青、共青团员俞杨红、群众王伟涛就是“垂医”的一员,他们本应该在医院出门诊,在病房做护理,有周末也有假日。可是随着一个通知,他们二话还没说就前往了某管理中心卫健委医疗防疫组,开始了漫长的闭环式工作和生活。近一个月的时间,他们身披“白衣战甲”隔离服,在闭环中工作、生活,与外界隔绝,与家人暂别,苦而孤独。但是身为“一颗星”的他们,却心怀希望,向阳而生,逆风而行,为圆满完成保障任务而努力着。

  医疗防疫组是医疗保障工作的“冲锋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作为北京市垂扬柳医院的技术骨干,“党群团三人组”被委以重任,派到了医疗防疫组,他们在闭环内担负医疗防疫任务,战斗在最前线。急诊科护士长、主管护师、共产党员梁志青不怕苦不怕累,遇事淡定自若,做事沉着有主见,从每天的工作日志到次日的工作计划,认真梳理,对照问题查不足,紧盯问题抓落实,起到了“定盘星”的作用;心内科护师俞杨红是闭环内的“大管家”,她遇事反应敏捷,工作安排有条不紊,所分管的物资,账物相符,配发及时,保障有力;唯一的“男神”王伟涛是中医医生,他脾气温和,具备丰富的外派工作经验,不论处理何事,他都平心静气,稳重淡定。从闭环管理开始,团队成员们与医院大本营的联系仅限于线上视频、语音和电话通话。在长时间的闭环生活中,工作压力、防控压力和艰苦的生活环境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下面,让我们通过文字记录,管中窥豹,揭秘闭环中的那些点点滴滴:

梁志青.jpg

  急诊科主管护师梁志青:作为共产党员,梁志青想在前,学在前,干在先,从最初的文件研读,到贯彻领会上级会议精神;从前往现场考察,到对接设备物资供给,她都认真核对,细心部署,从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大意。她说,“三人组”本次是为各国的残疾运动员提供保障,其特殊性要求既要保障医疗防疫安全,又要让运动员们体验到舒适温馨的人性化服务,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热情和友爱。

俞杨红.jpg

  7C病区(心内科)护师俞杨红:闭环之前,大家向疾控中心的老师反复学习穿脱防护服流程、各类人群的行走路线、消毒点位的设置和监测,即使我们日常再熟悉不过的消毒液的配置浓度和七步洗手法,大家都要从零开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环内的工作和生活离不开环外各级领导和医院的大力支持。我们的物资、医疗设备都是区卫健委和医院多方协调送来的新品,大家对我们的需求“有求必应”,为环内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让我们对本次医疗保障信心满满。

王伟涛.jpg

  中医科医师王伟涛:在场馆封闭后,医疗防疫组负责督导整个闭环内人员的健康监测和环境消杀的落实,还有所有应急物资的发放。整个体管中心楼层多、区域多、种类多,不同区域要求的消毒液浓度和频次都不一样,只有在仔细研读文件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督查好环境的消杀工作。我们医疗防疫组每日要负责整个场馆封闭前200多人、封闭后300多人的健康监测,每日督查至少十五六个区域的环境消杀落实情况。工作虽然繁重,但是为了保障冬奥,我们义不容辞!

  环外的同志们从视频中能看到:医疗防疫组在闭环内工作非常不易,受防控要求和现有条件所限,天天在吃盒饭,被褥也做不到按时更换。每个人的工作量都很大,繁琐、繁重、繁杂,加班到深夜甚至凌晨都是家常便饭。当兄弟团队有困难时,他们也会义不容辞伸出援手。由于核酸检测的任务经常在深夜集中进行,他们坚持每日轮班协助核酸组完成采样任务。有的同志克服了家中困难,毅然选择留在环内;有的同志连续奋战,依然坚守疫情防控底线。在环外,我们更要全力支持环内同志们的生活,保证物资供应,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工作条件。

合影.jpg

  一个闭环,守住了疫情的红线,但是闭不住“白衣战士”战友情。任务尚未完成,同志仍需努力,梁志青、俞杨红、王伟涛“党群团三人组”是医院全体职工积极落实“一切行动听指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保障精神的缩影。我们坚信在各级领导的有力指挥下,在整个团队的协同配合中,我们定能圆满完成保障任务,用医者的仁爱之心,展现朝阳卫健人的高尚品质,贡献朝阳力量!助力北京!助力中国!